×
联系我们
走进万里茶道起点,探寻一叶茶的传奇

发表时间:2024.11.01

返回列表

近期,习近平总书记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期间提到:“大约400年前,联通两国的「万里茶道」正是从喀山经过,将来自中国武夷山地区的茶叶送至俄罗斯千家万户”。

从这句精炼的话语中,我们看到了一段连接中外辉煌的历史缩影:一叶飞越万重山,中华茶路联民心。

这片古老的“东方树叶”,来自中国武夷山,途径8省区,览尽南国水乡的旖旎、中原腹地的壮美、塞外大漠的雄奇,跋涉万里,抵达欧洲大陆,完成一段跨越亚欧“万里茶道”的传奇旅程,留存下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
踏上万里征程起点,重走辉煌之路。让我们循着这一缕芬芳了两个半世纪的茶香,走进武夷山,去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传奇故事~


万里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,南起中国福建武夷山,北可延伸至俄罗斯圣彼得堡,全长超过1.3万公里,纵贯中蒙俄,是历史上跨越陆地距离最长的商贸通道,与享誉世界的古代丝绸之路、茶马古道、海上丝绸之路等,共同构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。

漫漫茶路,万里茶道途经或与茶路关联的城市有40多个。新鲜的茶芽在通过采摘之后再制成可饮用茶叶,最后装入木箱,从福建武夷山一路北上,数月之后抵达千里之外的中俄边境重镇恰克图,把中国的这缕茶香带到异国他乡。

这条古道,不仅是商贾云集的「世纪大动脉」,更是文化交融的桥梁。万里茶道商人频繁的流动往来,使得沿线的城市商贾聚集,兴起重要的商业中心和货物集散地,促进了商人、镖局、客栈、饭庄、货场、会馆等行业蓬勃发展。

一座座城市因商贸而崛起兴盛,东西方文化在此间交流激荡。中国茶叶对他国人民的生活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,书写着丰富多彩的中外文化交流的烟火篇章。

尽管数个世纪后,古道上的马蹄与驼铃声已然远去,但循着这一叶茶的芬芳,如今我们依然能够触摸到那段充满故事的历史。

回到万里茶道的源头,回到风光旖旎的碧水丹山,作为万里茶道起点的武夷山,其背后究竟有怎样辉煌璀璨的历史故事?


走进武夷山下梅古民居,从村口沿着小道步行几步,可见石上刻着「晋商万里茶路起点」八个大字,武夷山万里茶路的故事便是从这里开始的。

历史上武夷茶外销主要有陆、海两条线路,《武夷山市志·茶叶经营与茶政》中记载:明崇祯十一年(1638),俄国大使斯塔尔科,在恰克图以貂皮、麝香等物从蒙古商人门塞手中换得武夷茶64斤带回彼得堡,献给沙皇,从此沙皇及朝廷贵族便爱上武夷茶。随后俄国就从中国进口茶叶……

清康熙十九年(1681年)江西茶商、山西茶帮,来到武夷山的茶叶集散地星村、下梅,设栈收购,建厂制茶,运往关外销售。山西帮茶商运载砖茶、布匹等物质到库伦和恰克图参加互市,一条自武夷山北上直至恰克图的陆路运茶之路应运而生,沟通了武夷茶的国际交流。

300多年前,一担担中国茶叶就是从武夷山下梅运出,穿越江南水乡、中原腹地、戈壁草原和雪域高原,抵达俄罗斯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,继而横跨西伯利亚,抵达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后再销往欧洲各国。武夷山下梅村因而被称为「万里茶道」古商道的起点。

彼时的下梅,「家家饶裕,为闽巨室」。为满足茶叶生产,方便村民生活,下梅茶商开凿了一条人工运河,两岸店家茶肆鳞次栉比,热闹非凡。

如今的下梅,我们依旧可见古街、古井、古码头,砖雕、石雕、木雕……满载岁月的痕迹,写满了旧时光的芳华。

通过万里茶道,武夷山之茶穿越万水千山,最终抵达遥远的俄罗斯,成为中俄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。这离不开武夷茶自古以来那「杰出」的背景。

武夷山是世界乌龙茶与红茶的发源地,自宋、元因制作龙团凤饼、贡茶而达到制茶高峰后,明末清初因引进松萝制法,而催生了乌龙茶,翻开了中国茶制作史的辉煌一页。

清初陆廷灿《续茶经》中收集的王草堂的《茶说》、天心寺茶僧释超全《武夷茶歌》等,对当时武夷岩茶的乌龙茶制法作了细微的描述,这是乌龙茶制作的最早记载。

《茶经评述》说:产制了武夷岩茶的福建崇安,又产制出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(烟种)。又根据《崇安县新志》载:「英吉利云:武夷茶色、红如玛瑙、质之佳过印度、锡兰远甚,凡以武夷山茶待客者,客必起立致敬」。由此可见,武夷山是世界红茶和乌龙茶的发源地,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发展史上有着独特地位。

武夷茶的辉煌,让世界各地的国家或地区认识到了它的魅力。从万里茶道由福建武夷山为始,一路北上,在山西至恰克图的陆路运茶线上,有车帮、马帮、驼帮组成的运茶驼队,经常是累百达千,首尾难望。武夷茶叶到达蒙古边境集镇恰克图后与俄国商人交接。由恰克图溯河北上,水陆交替至喀山,往莫斯科,再通彼得堡。茶叶之香,驼铃之声,传遍亚欧。

武夷茶从中国内地运销俄罗斯、欧洲的这条万里茶路不仅是中外茶文化历史的见证,更将中式生活带出了国门,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。

许多学者研究认为1610年运往欧洲的第一批茶叶就有武夷茶。此后,荷兰、瑞典、英国等国的东印度公司,先后将武夷茶从海上运往欧洲、美洲各国,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叶五口通商后达鼎盛时期,许多欧美人是喝了武夷茶(Bohea)而开始了解中国,也是因为有了武夷茶而演绎出了英式“下午茶”的红茶文化。

除此之外,武夷山的茶树品种、武夷岩茶和红茶的制作工艺,也外传到印度等地。美国乌克斯所著的《茶叶全书》有具体的记述,武夷茶在清中期前曾代表着中国茶频繁对外交流的记录,也已载入中国茶史。

中式生活因这片武夷之叶,让世界更多人了解中国、爱上中国。

近年来,武夷山市积极推进茶旅融合,以茶文化为灵魂,打造了一系列富有吸引力的茶旅体验项目。

从燕子窠生态茶园,到三茶统筹馆;从大坪州生态茶园,到星村镇滨水茶香径;从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,到民间斗茶赛等等茶旅项目与赛事,通过提升茶叶品质、强化品牌保护与创新科技手段,武夷山不仅增强了自身的茶产业竞争力,也通过建设茶文化图书馆和推出生态茶园游等项目,使游客的旅游体验愈加丰富。

武夷岩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是当前武夷山茶旅融合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。北京游历图书馆中收集大量相关资料,武夷山市将打造武夷山万里茶道游历图书馆,使其成为地方文化新地标。

武夷山的「万里茶道」不仅是一段历史的印记,更是未来发展的宝贵资源。在「一带一路」倡议的推动下,武夷山的茶文化和茶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,为促进中俄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。同时,茶旅融合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,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
武夷茶路,灿若星河!武夷山的茶文化不仅是一段珍贵的历史遗产,在当今更以鲜活的生命力重现中国茶界。

走进万里茶道的起点中国武夷山,沉浸式探秘这片东方树叶的魅力,细细品味它的芬芳。

让我们共同珍视这份文化遗产,继续讲好武夷茶故事,弘扬中国茶文化!